2025年1月4日 星期六
详细内容
土地闲置办法实施1月“抄底”现象几乎绝迹
来源:网络综合发布时间:2012年08月14日作者:
《土地闲置管理办法》实施1月“抄底”现象几乎绝迹


  囤地生财,这曾经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尤其是针对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而言。但是自从国土部于2012年6月7日正式发布经修订通过的《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并决定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来,很多前期储备了大量土地的房企就开始大吐苦水。土地储备本身已无利可图,甚至在关键时候,它将成为企业沉重的拖累。进入8月份楼市“抄底”的现象几乎绝迹。

  这一切均让以“高土地储备”为标志的开发模式面临着终结。据媒体报道现在开发商开始热衷于讨论“轻资产”的话题。“寻求更高更快的资本周转率,缩短项目从拿地到销售回款的周期,追求薄利多销,而不再依靠囤地赚钱。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房地产行业转型的步伐被迫加快了,对于中国摆脱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房地产行业的模式具有明显的作用。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7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总体增速已降至15.4%,住宅投资逼近10%,增速分别回落1.2和1.3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降幅逼近10%,住宅新开工下降13.4%。土地市场也未见回暖迹象,7月份闹哄哄的几场“地王”出让目前看来仅是个案而已,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7月全国300个城市共成交土地2259宗,成交面积8364万平方米,环比减少19%,同比减少28%,且降幅相对于1—6月有所扩大。

  开发商已经认识到高土地储备的风险,宏观数据也不断发出预警。根据一份来自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尚在开发过程中的房地产用地宗数和面积分别为15.04万宗,47.99万公顷,面积相当于过去三年年均供应量的4倍。事实上,以当下的销售速度计,排名前列的大型开发商均有足够的土地储备以应对未来数年乃至十余年的开发需求。

  分析人士指出,这些土地储备生产出来的产品远超过市场上的销售速度。根据链家地产的统计,截至2012年8月8日,A股已公布半年报的22家房地产企业库存相比年初增长了300亿元。“当前开发企业手中很大一部分土地是在2007年之后拿的高价地块,利润空间非常微薄。”一位开发企业高管这样对记者表示。土地储备本身已无利可图,甚至在关键时候,它将成为企业沉重的拖累。

  逐步回暖的楼市成交并未让开发商放开手脚,他们依然投资谨慎,再没什么企业趁市场回暖去“抄底”了。坐地起价,曾经确实有利可图。趁着地方政府缺乏土地一级开发资金,开发企业协助开发,低价获取土地,然后坐等地价跟着房价一块飙升。届时自己缓慢开发销售,或直接转手他人都将获利甚丰。但是如今已经显得越来越不重要,甚至被人视为市场不景气时的沉重负担。